周末休息一天,溜出去看了个房。
南京房价真的很高,但除了炒作的学区房,似乎也在见顶,没怎么涨的明显迹象。特别是最近没有所谓“倒挂”的新房明显销售乏力。当然主城和学区房还是趋之若鹜一大把人。
原以为工作10年攒的钱怎么也够毫无压力的买买买,不考虑后期投资需求的话应该还行,然后被现实狠狠打了一下脸。
首先目前的房子大概100偏下,得房率80多,还算住的舒服,但没电梯没车位,周边方便但环境不行。换房的想法一直有,一直很无所谓。宝宝出生以后吧,感觉现实的压力一下子鲜明了很多,带着慢慢看起来呗。
主要目标在130-200平之间的二手房,对于新房溢价、新学区、各种核心区概念不感冒。你大河西再核心也只有几个商场核心了。平层溢价高,得房率一般,但住的爽;跃层偷面积多,但楼梯占面积也大,所以得偷的足够多才行,什么阁楼就算了。跃层最大的问题是,好的房型在主城没多少。
周末看了某片区三套房,前两台某老盘的顶跃,问题就是房型太奇葩了。我的要求最主要,厨房和卫生间面积不能太小,至少得合理,但实际上2010年左右很多楼盘的厨房实在小的可怜,改造空间也不高,更别提厨房隔壁是厕所这种神奇设计了。顶跃主要改造露台成房间,改不了的最多一个阳光房也不错,但硬改阳光房成房间,实在是太热太土太难受了。
so前两套,报价高就不提了,直接pass……
第三套很满意,也很贵。业主不知道是不是联合开发商,硬生生把2层顶跃改成了三层,每个露台都浇筑成了房间,180的建筑面积硬生生改成了260的使用面积,偷个设备平台都算小事。露台外还有整片的楼顶空间,改造花圃或者健身都很不错。
但最关键的是,总价太高了。600万含一个产权车位。30%首付+100万公积金贷款,算上3-4%的税费服务费,首付就奔着210万去了,月供奔着2w5走。即使提高一点首付比例,40%首付月供还在至少2万附近,以后的现金流压力会非常 非常大。这还没算装修的费用,预估简装也要奔着40-50万走。
但真的非常喜欢户型啊…满是口水。要是再给我100万我就拿下,这种冲动的原始欲望的感觉。可惜真的穷,看不到未来。
要说价格不合理也不合适,这小区2011年开盘1w3-1w5,一直卖到2015 16才收官,业主应该买了蛮久。最早二手挂牌2w多逐步到3w多,小户型精装有3w6 7的成交实打实的。这个均价3.2万实际面积这么多,均价折算也是相当的低了,除了房主本人在国外回不来没法成交这一个缺点之外,剩下的都是我的缺点。
但最可气的是定价体系。凭什么卖房价格是按照房主净得价,个税要买房人出,个人所得税啊,买房人个人所得什么了。还有中介服务费,当然这个空间也是有,但也不会完全没有。总之这部分的额外成本,必须要要到最低。
老婆的朋友提醒她,这种大户型顶跃只能自住,以后想变现销售那是相当的难,我也觉得,除了我这种哈批真的想不到会有人买这种没有学区的房子。可能是骨子里的享乐主义在蠢蠢欲动吧。
可所谓学区又是什么……鸡娃真的好吗,那又是另一个话题了。
目前的打算么,继续看看,继续攒钱。等付完首付后提取公积金做装修基金,勉强够吧,实在不行就还是得啃老啃一点点,但真的不太想,会做借款手续。当然等房主有空回来,价格还得继续谈继续压,心理价位550,含费用570最多。差个50万不是多少的问题,是现金流的问题。是我的问题。
回想下之前买房的机会,估计只有2016年,那时候存款大概刚刚有100万。之后的大涨就是疯一般的,有原始累积来得及上车的还行,没有原始累积或者上错车的,到今天看能说赚了亏了吗,不知道。学区房倒是政策稀缺性资产,投资价值杠杠的。
可是考虑下如果出现经济下行滑坡,特别是疫情导致的失业会带来明显的房价下行吗?可能,但不明显。这是一个高库存的卖方市场,卖方的压力完全来自于贷款还款压力。目前南京的两年限售政策逐步到期,上市房源那叫一个多,目前数据已经累计到8w7了。但比如我看上的这套,10多年了房主的房贷还是压力吗?人都移民出国人生赢家了,我在干什么呢。比如看的第一套的房主,买金鼎湾卖这里,摆明了割韭菜卖510万呗。但人家有资本去割。
后浪能做什么呢,在艰难的资本累积和消费主义冲击之间夹缝生存。和资本主义社会没啥不同,逐步阶层固化,新风口和高科技能获得超额收益,一般阶层终老的目标也许只是郊区一套住宅。年轻人租房是绝大多数,甚至一辈子都在房租中辗转纠结。什么后浪,不过是韭菜。什么GDP,不过是膨胀的大而不能倒的信贷。
多说也无益,谨以此自勉,自省。
Fin.